近日,脱贫攻坚已进入关键时期,作为帮扶单位,要站准定位,全力投身进去,力求高标准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,解决困难群众的“两不愁、三保障”问题,这是该帮扶单位的目标。要使帮扶产生“真实效”,才能赢得群众认可,提升群众满意度,主要从五个方面着力。
在驻村帮扶上着力,提高亲和力提升满意度。局机关干部每人挂联3至4户贫困户,并就近联系5至10户非贫困户,对挂联村农户全覆盖。充分发挥驻村帮扶作用,深入开展好“宣讲十九大•干部走基层•寒冬送温暖”等活动,通过深入基层、遍走联系户,把情况摸清楚,面对面商量对策,实事求是制定脱贫措施,真心实意解决实际问题;及时答复群众反映的问题诉求,及时疏解群众情绪,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作风赢得老百姓点赞。真正把脱贫攻坚惠民政策宣传到户,产业发展落实到户,危旧房改造发动到户,增收致富算账到户,邻里纠纷化解到户。
在精准识别上着力,增强认可度提升满意度。以精准识别“回头看”为契机,认真开展好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。在册贫困户严格对照标准要求,脱贫户对照“一超六有”标准,坚持实事求是,一个标准、一把尺子量到底。结果认定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,整个工作过程都要得到群众的参与支持,通过民主评议、公示公开等取信于群众。
在政策兑现上着力,加大执行力提升满意度。对扶贫政策及其他惠民政策进行全面梳理,分类别列出清单,切实把政策落细落实到位。高度重视建房补助、医疗救助、低保救助等涉及农户多、群众较为关心的政策兑现工作,做到对象精准、程序合规、资金兑付到位及时。
在产业发展上着力,增加效益提升满意度。在朱公乡杨岭村重点培育了葡萄产业。以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为引领,积极探索“党支部+基地+贫困户”的葡萄产业扶贫模式,切实让贫困户入股、参与经营中实现增收。党员精准示范工程目前投入资金60多万元,规范化栽植葡萄110亩,带动全村农户117户,以多种方式合作,明确扶贫“责、权、利”,扎实推进“四小产业(小种植、小养殖、小加工、小经营)”发展。高度关注收入处于贫困线临界点的群众,扩大产业发展、基础设施受益面。
在宣传引导上着力,激发内生力提升满意度。改进帮扶方式,南江县司法局捐赠产业发展资金4万元,建立起了“干了才补、不干不补”、“早干早支持、多干多支持”的激励机制。以开展“恳谈交心、民主同心、帮扶暖心、监督放心、环境舒心”活动为抓手,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、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家家户户;依托农民夜校、道德银行、农家书屋等载体,多形式扎实开展好感恩教育。同时,以“干部家访”把承诺群众的事项协助乡村落实到位,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。(赵明超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