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入更多“民间智慧”推进庭审实质化改革
(四川法制报记者曾晶菁)昨(1)日,省高院公布四川法院第二届“十佳庭审”评选结果,成都中院审理的宋某故意杀人罪、放火罪等10起案件入选。相比首届“十佳庭审”,此次评选活动吸收了更多“民间智慧”,并借此建立起庭审工作的长效机制和案件评查标准,对于进一步推进庭审实质化改革有着重要意义。
评选推动庭审实质化
“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,围绕争议焦点引导辩论,法官少发问,控辩多过招,庭审功能有效发挥。”德阳中院审理的一起邓某走私、贩卖、运输、制造毒品案上榜此次“十佳庭审”,上榜理由中这样推荐道。
记者注意到,此次“十佳庭审”中有4起刑事案件、4起民事案件、两起行政案件,“庭前准备充分”“庭审程序规范完整”“庭审重点突出”等上榜理由均体现出庭审实质化改革成果。“以‘十佳庭审’评选促使庭审功能有效强化。”据省高院相关负责人介绍,此次评选活动有效推进了庭审活动的标准化、规范化,是全省法院贯彻落实省委关于依法治省的工作部署、破解庭审实质化改革难点的举措和尝试。通过“十佳庭审”评选,明确优秀庭审行为标杆,为全省法官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标准。
记者了解到,省高院还针对问题制定改进措施,建立长效机制,全面提升工作水平,其发布的《民商事案件开庭审理的操作规范》(试行)《刑事一审普通程序公诉案件庭审规范》《关于全省法院案件评查的规定》等对每个庭审岗位职责、各个步骤环节作出操作性规定,细化和规范了庭审程序。
社会各界参与庭审评选
此次“十佳庭审”评选活动于今年4月6日启动以来,经历了各地法院推选、专家现场评选和大众投票评选等多个阶段。在首届全省法院“十佳庭审”评选活动的基础上,今年吸收了更多“民间智慧”。全省各级法院邀请各级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院校学者、机关事业单位干部等社会各界人士走进法院,担当优秀庭审评选活动的评委。“从4000多个案件中最终评出十佳,很不容易。”省人大代表樊斌是此次评选活动的评委之一,他表示,“十佳庭审”评选不仅是法院工作的大练兵,还通过主动接受社会监督,努力让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。
据介绍,为确保评选的优秀庭审更具权威性和代表性,此次活动从庭审程序、庭审能力、庭审形象、庭审效果四个方面设置了35项具体规范化考评标准,全方位、立体化、无死角的接受专家评审团评查。“十佳庭审”评选工作未来将进一步常态化。 |